《雷速体育报道》在三月十三日发布了一则关于上海足球的深度分析。在申花和海港两队在1/8决赛中相继被淘汰后,上海《新民晚报》以《知道缺什么,才能补什么》为题,对两队的表现进行了细致的剖析。
文章中提到,申花和海港能够有机会与亚冠的强者们同场竞技,是一次极为宝贵的学习机会。申花的主教练斯卢茨基,他曾经带领俄超球队征战过欧冠联赛,这是他首次率领申花征战亚冠。然而,在被淘汰之后,斯卢茨基坦言在参加的10场亚冠比赛中,最令他深感的是中超球队与日韩球队之间的实力差距。
具体而言,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比赛的强度上。简而言之,中超球队在高强度的对抗中,往往无法像对手那样持续输出高水平的技战术。对手看似轻松的破门机会,到了中超球员手中却可能变得难以捉摸。虽然我们的球员能够组织起犀利的进攻,但往往缺乏必要的连贯性,难以实现“复制黏贴”的效果。这背后的实质问题是技战术思维与脚下控球能力的结合不足,以及高频率输出的能力欠缺。
文章进一步指出,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平时比赛的质量。因此,既然已经明确了自身的不足,那么就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对于亚冠是否对中超球队来说只是鸡肋的问题,文章认为这种观点缺乏前瞻性。申花和海港虽然进入了亚冠淘汰赛阶段,实现了既定目标,但更重要的是希望我们的职业球队能够看到与高水平队伍之间的差距。
文章呼吁,未来中超球队应该更多地与亚洲的高水平队伍进行交流和比赛,从中学习和借鉴对方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只有这样,中超球队才能在亚冠赛场取得更多的收获,为国内足球的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只有清楚知道自己缺什么并愿意去补什么,中超足球才能真正地向前迈进。